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1月7日,倫敦海沃德畫廊將展出“杉本博司:時間機器”,這是迄今為止日本藝術家、建筑師和攝影師的最大調查展。展覽展示了杉本最著名的作品和鮮為人知的項目,并突出了這位藝術家對攝影、數學和光學科學史的興趣。
展覽展示了這位藝術家所有主要攝影系列的關鍵作品,闡明了他對我們理解時間和記憶的哲學而有趣的探索,以及攝影作為一種既有利于文獻記錄又有利于發明的媒介的模糊本質。杉本博司分享道:“相機是一臺能夠代表時間感的時間機器……相機可以捕捉到不止一個瞬間,它可以捕捉歷史、地質時間、永恒的概念、時間本身的本質……我越是思考這種時間感,就越認為這可能是人類如何成為人類的關鍵因素之一。”

海沃德畫廊的時間機器以這位藝術家的自然歷史立體模型黑白照片系列開始,這是他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個系列。這些立體模型照片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與其說是自然世界,不如說是博物館里的戲劇展示,同時喚起了杉本博司所說的“存在的脆弱性”展覽中展出的另外兩部作品也探討了時間的主題:杉本的《劇院》(1976年-),在電影宮和免下車影院拍攝,用一次長時間的曝光拍攝了整部電影,將屏幕上看到的所有戲劇性動作壓縮成一張明亮的白色圖像。他著名的《海景》(1980–)展示了均勻分布的大海和天空,沒有任何人類存在的痕跡,這喚起了抽象繪畫的直接性,同時表達了杉本對關注“人類之前和人類之后”的景色的興趣
在《建筑學》(1997–)一書中,對從埃菲爾鐵塔到雙子塔的標志性現代主義建筑進行了一系列刻意偏離焦點的研究,杉本展示了他的藝術所具有的廣泛的模糊性,同時傳達了建筑師腦海中一個想法的視覺萌芽感,以及他所說的“世界末日后的建筑”的幽靈般的圖像在他后來的系列作品《肖像》(1999)中,這位藝術家將相機對準了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著名歷史人物蠟像。從伊麗莎白女王到奧斯卡·王爾德再到薩爾瓦多·達利,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以黑白兩色呈現,看起來栩栩如生,突顯了相機改變我們認知的潛力。正如這位藝術家所指出的,“無論拍攝對象多么虛假,一旦拍攝下來,它都和真實一樣好。”

“杉本博司:時間機器”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喚起不同永恒觀念的照片,包括他的《佛?!废盗校?995年),該系列在12世紀的京都一座寺廟中安裝了1000尊鍍金的木制佛像,以及《閃電場》(2006年-),通過將感光紙暴露在范德格拉夫發生器的電脈沖下而產生的相機外照片。展覽以杉本的Opticks(2018-)畫廊結束,這是棱鏡折射光的彩色照片。Opticks的靈感來自牛頓對光特性的研究,但也借鑒了色彩場繪畫和Mark Rothko等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色彩微妙變化的深刻穿透場。與他的照片一起展出的是杉本的兩座拋光鋁雕塑,它們暗示了現代主義者(如康斯坦丁·布朗庫一)喜歡的數學方程和抽象形式。
杉本博司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悖論視覺詩人,一位博學的后現代主義者,他采用一絲不茍的老派工藝,創作出了精美、離奇的圖片,這些圖片參考了科學和數學,以及抽象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他的照片巧妙地重新校準了我們對媒介的基本假設,改變了我們對歷史、時間和存在本身的感覺。在所有同齡人中,他的作品以其深度和驚人的思想獨創性而脫穎而出分享海沃德美術館館長Ralph Rugoff的作品。











